English

营造跨世纪“基础工程”

1999-04-2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特约通讯员王坤 本报记者王葆纯 我有话说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度报国情。第四军医大学即将毕业的数百名学员纷纷举起右臂向党宣誓:“到高原去,到边疆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志存远大的人才培养,离不开科学理论——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正是邓小平理论的教学,为快速发展的第四军医大学带来了新的活力。

序幕从一次汇报会拉开

1992年仲夏,热浪滚滚的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政治部会议室里,学校领导正神情严肃地听取汇报:

不久前,学校招来一批高才生。在这些高考的骄子中,既有做博士梦的,又有瞄着国内一流大学“牌子”的,还有奔着军校吃穿免费的“福利”而来的。按惯例,从他们一入校起,学校就开始搞“立足基层,扎根边疆,献身军队医疗卫生事业”的教育。可这些骄子们,像金丝笼中的小鸟,一旦面对现实,不免头晕目眩。于是,有的喊后悔,有的呼上当,有的干脆要求退学。

几个一年级学员暑假回南方,看到中学时的同学“出手大方”,自己每个月的津贴还不够别人下馆子“吃一顿”的,心想这大学还有什么上头?几个人私下商量返校后退学。后来虽经多方做工作,还是有两人写了退学报告,一名坚持退了学。

当大队干部汇报完后,会场一片默然。从学校领导到每个政治教员,大家都在沉思、在自问。

1992年岁末,第四军医大学党委迸发出一种强烈的意识:过去的一般化的教育难以适应今天变化的现实,而学员缺乏理论的指导很容易被现实的一些表象迷惑方向。因此必须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办学治校的教科书、教书育人的必修课。

于是,10多个调研组,近百名教员和机关干部深入到37个学员队、研究队,数千份问卷调查表发到学员手中。一场以打牢跨世纪人才的思想基础,增强学习邓小平理论自觉性、主动性和持久性为重点的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在全校拉开了序幕。

让教学与时代发展“联网”

经过自下而上反复修改的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正式出台。

课程建设“三步曲”率先奏起——

优先发展重点课程。经过论证,从10门必修的政治理论课中选择了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主干课和统率课,逐步建立起“一门为主,多门渗透”的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

更新改造老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为例,他们在讲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现状,结合我国革命和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率先在全军院校将邓小平理论引入该课程,使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更新率达60%以上。

加速建设新课程。利用“双休日”和业余时间,学校开设了与社会科学有关的交叉学科,如军队卫生经济学、医学法学概论、医学人文学等12门选修课程和专题讲座,打牢学员的文化底蕴,让他们学会用邓小平理论分析各种文化思潮。

与此同时,学校推出了优化教学方法三步“棋”——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学校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建成配套的电化教学网络;收集、购买、转录了近千部教学资料片,组织人员开发编出邓小平理论、十五大精神、四个教育、高科技知识等7个方面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并针对学员中一些“热点”问题,采取“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形式进行现场直播,回答学员提出的问题。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在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陕西省三原县、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等相继建立了包括工业、农业、商贸、科技、革命传统和民族文化在内的六类实践教学基地,安排入学入伍训练、延安实地教学、下部队当兵锻炼、临床医学学习、军事卫勤演练五大实践教育环节,让学员在社会实践中感悟邓小平理论的真谛。

建立学习小组。学校成立了120多个学马列、学邓小平理论小组,参加人数达1800多人。为加强指导,他们还专门成立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中心,每年举办2—3期有近百人参加的理论“小教员”骨干轮训班,先后培养了3000多名骨干。

让学员的思想脉搏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同频共振

这是副教授麻年会记忆犹新的一课。那天,他刚刚在黑板上写下“如何认识当前部分职工下岗?”几个字时,台下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件事给他们以启示:要不断增强学员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自觉性,就必须紧扣“兴奋点”,不断激发“闪光点”,让学员的思想脉搏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同步共振”。

为此,学校及时组织了“我看下岗与再就业”的专题讨论,让学员用所学理论各抒己见,展开讨论。二大队学员樊有父亲去世,母亲下岗。母亲在当地政府帮助下,转变就业观念,干出了一番事业。当樊有结合家庭的实际讲自己对下岗再就业的认识和感受时,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教员以此为例,深入分析了当前部分职工下岗的客观原因,重点阐述了国家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政策和措施,使学员看到了深化改革的希望,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下课铃声响了,学员们还意犹未尽。

西北地区最大的服装集散地——西安康复路服装批发市场,距这个学校只有几步之遥,学员购物难免与这些“暴发户”、“大款”接触。他们发现这些人并没有多少文化却腰缠万贯,觉得“拥有知识不能拥有富裕,没文化照样能赚大钱。”一段时间校园里也流传起“60分万岁”的口号,有人感叹“进学海不如搏商海”。学校党委“一班人”敏锐地把握住学员的思想脉搏,一场“学海与商海”的大讨论展开了。这场辩论持续了一年多,最终学员认识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在经济、军事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只有发愤学习,多掌握知识和本领,才能在未来有更大作为,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之人。

学员小孙的舅舅在美国,有上千万财产,因膝下无儿女,想收其作养子。小孙入校不到半个月,就接连收到舅舅三封来信,敦促他退学去美国。正当小孙内心十分矛盾时,教员和学员队干部找他谈心,用本校许多专家不为高薪聘请所动,奉献军校讲坛的事迹启发他。小孙在事业和金钱的天平上,坚定地把砝码放在了事业的一边。舅舅在信中说:“没想到金钱的力量在军校大学生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我尊重你的选择!”

让学员的思想脉搏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同频共振,为邓小平理论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把四军医大学员的思想水平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于是,“西方思潮”在这里没人响应,“经商潮”在这里没有市场,“高消费”在这里无法立足,“追星族”在这里不成气候。近五年来,这个学校毕业的3400多名学员,95%递交了入党申请书,35%加入了党组织,100%自觉服从组织分配,800余名毕业学员奔赴西藏、新疆等边远艰苦地区工作。

四军医大邓小平理论教育之所以能够深入开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者带头学习和实践邓小平理论。校党委书记李林东负责设计和总结的《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育人体系的构建》,荣获1997年国家和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他撰写的《把军校建设成为精神文化的坚强基地》一文,获全国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研究一等奖。

如今,在第四军医大学,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已成为每位专业教员和干部的神圣职责,学习邓小平理论已成为学员自觉的行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